您现在的位置:open东方阳熹解《禅宗十牛图》
Email

 

 

禅宗十牛图释义

作者:【宋】廓庵师远

释义:东方阳熹

 

 

二、见迹

水边林下迹偏多,芳草离披见也么?
纵是深山更深处,辽天鼻孔怎藏他?

  著语:依经解义,阅教知踪;明众器为一金,体万物为自己。正邪不辞,真伪奚分?未入斯门,权为见迹。

  标题释义:

  见迹,即见到了牛(心)的踪影。

  概论:

  迷失自心的人们为了寻求解脱,开始时向外四处寻找,当遍寻不得,绝望之时,却峰回路转,终于“见迹”。但此 “见迹”并非得益于迷心外寻之功,而是因为人们向外遍寻不得,狂心渐歇,回光返照,“阅教知踪”,自心自悟,才有此“见迹”之机。

  偈语释义:

  水边林下迹偏多,芳草离披见也么:经典和立论繁多,但千经万论无一不是出于自心,如同世间万有万相,无一不是自心的化现;正可谓“青青翠竹,总是法身;郁郁黄花,无非般若”。然凡众迷来已久,障蔽深厚,终日用而不知用,心遍在而不自知。

  学佛者处于这个阶段,虽然略有所悟,然理欲玄关透之不过,先天后天辨之不清,道心人心分之不明,不知心物不二、牛草不二、一切皆牛(心),强生分别,终日在草木(相)中找心,可是离开“芳草”(相),又落于顽空。

  纵是深山更深处,辽天鼻孔怎藏他:“周遍法界”,无时不在,无所不在。无论外境多么错综复杂,经典立论多么高深,无一不是自心的化现。

  此心自无始劫以来,未曾得,未曾失,未曾生,未曾灭。六祖惠能大师云:“不悟即佛是众生。一念悟时。众生是佛。”故知得失、迷悟、贤愚只在一念之间耳。迷,未曾失;悟,未曾得。迷,非外物所能迷,乃人心之自迷;故知迷悟与外境无关,邪乃心邪,迷乃心迷。

  “辽天鼻孔”,寓意空色不二,有无不二,真假不二。对于悟者,无一不是大道;对于迷者,无一不是障碍。

  著语释义:

  依经解义,阅教知踪:一般人只有通过对宗教经典的学习,才能够对自心有所认识和理解。释迦牟尼佛在《大般涅槃经》中说:“依法不依人。依义不依语。依智不依识。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。”处于这个阶段的学佛者,若是不明宗教之根本,佛经之义理,迷于宗教形式,把经典当作功德颂,即使“见迹”这个最基本的阶段,也难以达到。

  明众器为一金,体万物为自己:意思是说,人们通过对了义经的学习,已经初步理解空色不二,“一切唯心造”,人我一体,万物一家的道理。

  正邪不辞,真伪奚分:此是说,正法和邪法不搞明白,真伪怎么区分?学佛者若不辨真伪,不分邪正,盲信盲从,误以为“条条大路通罗马”,无论何种法门,只要认真修习,都能够获得解脱,就很容易步入歧途。譬如,在人们迷失牛后,四处向他人寻问,有人告诉你牛在西方,有人告诉你牛在东方,有人告诉你他就是牛,还有人告诉你不用找牛,牛依靠草生存,找到草就等于找到牛了,牛就是草,草就是牛。如此种种,寻牛者若是辨之不清,分之不明,盲信盲从,就很容易误入歧途。此时,即使有人告诉你牛在你的胯下,牛在你的家中,你就是牛,牛本来空,你若是没有一定的辨别能力,缺少正知正见,也难以升起信心,甚至心生疑谤。

  因此说,学佛者在现阶段,必须先辨明真伪、分清邪正,此虽属分别意识,但对于尚未真正找到牛(心),没有开悟见性的学佛者来说,却是不可或缺的过程。

  未入斯门,权为见迹:学佛者处于目前这个阶段,还没有真正开悟见性、臻至一真法界,虽然他们对自心有了一些认识和理解,但这只是通过辨证思维得到的解悟而已,属于知识见解,所以只在门外,未入门内。

  结语:

  虽说佛性人人具有,个个不无,但是若没有正法的指引,凡众不知心之所在、修心之法,终难获得解脱。

  志公云:“众人不解修道,便欲断除烦恼。”人们不闻性理心法,无门可入,无道可寻,是无法断除烦恼的。而指引人们认心、修心、觉悟自心的方法,必须通过正法和善知识的指导才能够获得。有些人很想断除心灵的痛苦和烦恼,但却无缘得闻正法,甚至他们根本就不知道,或者根本就不相信世上有断除烦恼的方法。还有一些寻求解脱的人,虽然找到了方法,但找到的却是邪教邪法。还有一些人,找到的只是能够获得一时心理安慰,而无法从根本上断除烦恼的方便法。经云:“人身难得。中土难生。正法难遇。知识难逢。”人们只有解脱的意愿是不够的,还必须具足“人身”、“中土”、“正法”、“知识”这四种必备的条件,才能够出离苦海,获得究竟的觉悟和解脱。

  处于此阶段的学佛者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  一、学佛者必须有寻求解脱的强烈意愿,并对历代圣贤所说的正法产生坚定的信心。

  二、不可盲信盲从,必须辨别真伪邪正。迷失自性的学佛者,如盲如聋,不具有辨别真伪、邪正的能力,此时他们很容易被欺骗和误导,误入歧途,断送慧命。而避免误导的最好方法,就是以释迦牟尼佛在《大般涅槃经》中所说的四依止:“依法不依人。依义不依语。依智不依识。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。”为理论依据。

  三、不要搞宗教迷信和偶像崇拜。宗教既是一种精神信仰,也是宇宙人生的最高学问。学佛者无论遇到什么理论,什么法门,什么大德,什么高僧,都不要产生迷信心理,要按照孔子所说的: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”此才是理性、客观的学习态度。

  四、精进学习,而不迷于经典和宗教形式。宗教是讲述真理的机构,经典是指引人们觉悟自心的方法。一切的宗教形式和宗教经典,不过是引导人们见牛、得牛的指南,人们若是把归依宗教,读诵经典当成目的,是无法觉悟真理,获得解脱的。

返回目录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org